孕期了解 孕期补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

孕期补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孕期补钙是女性怀孕的必须,可是孕期补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又该如何选择补钙产品呢?下面小编就说说孕期补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吧。

准妈妈以普通食物为主的膳食习惯,每日钙的摄取量仅为400—700 mg,难以达到供给标准。而孕妇小知识:妊妇甚么时间做怀胎糖尿病筛查好呢?不孕不育医院病院病院产科大夫高眉扬介绍到,怀胎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肯定怀胎后,若发现有各类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较着的糖尿病,非论是不是需用胰岛素或仅利用饮食医治,也非论临蓐后这一环境是不是延续,都可诊断为怀胎糖尿病。妊妇血糖升高的同时,多余的糖很容易透过胎盘达到胎儿体内,使胎儿产生高血糖。宝宝的血糖一旦升高,其胰腺就会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用以代谢过量的葡萄糖。而宝宝血液中过量的血糖和胰岛素会让其天生更多的脂肪、蛋白质,体重由此增添而成为巨年夜儿。宝宝出世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体内还会延续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因此可能会产生低血糖。别的,胎儿高血糖又可使胎肺成熟延迟,产后易产生呼吸宽裕综合征,呈现黄疸、红细胞增多和低钙血症的风险也会有所增添。若是有身期间血糖节制得不好,还会影响宝宝的心脏功能。初期诊断及合理医治怀胎糖尿病,将年夜年夜增高妊妇围产期的安然性,降落重生儿患...缺钙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一是会引起母体小腿痉挛、肌肉抽搐、妊娠高血压,产后牙齿松动、骨盆疼痛、关节疼痛等;二是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导致胎儿牙齿、骨骼发育不完全及骨质疏松软化、血凝不正常、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等。

1 孕妇一般是在孕20周以后医生会建议孕妇开始补钙,到了孕27周、28周以后,随着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就一定需要补钙了。而且不喜欢吃肉和豆制品的孕妇应该更早一些开始补。

2 孕妇每天需要1000~1500毫克的钙,除去从食物中获取,还需额外地补充600毫克左右。

3 通常医生开给孕妇的量每天只有几百毫克,不会超量。孕妇严重缺钙,会导致孩子将来患佝偻病,自己产后也会骨质疏松等,这些疾病带来的困扰要远远大于孕期坚持补钙。补钙的时间全天均可,因为钙在晚上流失得多一些,所以晚饭后补钙效果更佳。

如何选择补钙药品?

孕妇只要了解正确的补钙常识,可以自己购买正规厂家的补钙药品或保健品。不一定需要医生的处方,但一定要注意用量。孕妇补钙量据美国的一些关于补钙的研究显示,一次服用大量的钙剂会使受体封闭,导致钙无法被吸收。因此,每次服用钙的剂量不要过大,孕妇可以把600-800毫克的钙剂分成2-3次服用。一次服用尽量不要超过500毫克。

补钙的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钙是无法被人体吸收的。但如果不注意,服用了过多的维生素D,会造成人体中毒。

食物中含钙量较高的食品包括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常见的孕期补钙产品包括:钙尔奇、碳酸钙、惠氏玛特纳、安利钙镁片、凯思立、乐力氨基酸螯合钙胶囊、巨能钙成人咀嚼片、盖天力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福施福、劲得钙孕产妇型、迪巧维D钙咀嚼片等。

另外,孕妇补钙要注意如下事项:

1:少量多次补钙效果好

这样比一次大量补钙吸收效果好。在吃钙片的时候,可以选择剂量小的钙片,每天分两次或三次口服。同样500毫升牛奶,如果分成2~3次喝,补钙效果要优于1次全部喝掉。

2:骨头汤不是最好补钙方式

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外,肉骨头汤中脂肪量很高,喝汤的同时也摄入了脂肪,孕妈咪可不要将此作为唯一补钙方式哦。

3:补钙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除了服用维生素D外,也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在体内合成。每天只要在阳光充足的室外活动半小时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而服用过量反而会引起食欲减退、乏力、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副反应。

4: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孕妇过度补钙,会使钙质沉淀在胎盘血管壁中,引起胎盘老化、钙化,分泌小知识:分泌及排卵;哪些身分导致女性卵巢性不孕3—43、女性不孕症中枢性的影响:垂体、丘脑下部、卵巢间内分泌均衡失调、垂体肿瘤或是瘢痕都可以引发卵巢功能失调而导致不孕。4、精神身分如精神严重或过度焦虑,可以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按捺排卵导致不孕。以上就是哪些身分会导致女性卵巢性不孕的相关介绍,若是您想体味更多关于女性不孕方面知识的话,可以去生殖孕育频道进行查看。频道中的女性不孕版块会给您详确的知识养分。...的羊水减少,胎宝宝头颅过硬。这样一来,宝宝无法得到母体提供的充分营养和氧气,过硬的头颅也会也会使产程延长,宝宝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孕妇补钙要科学,千万不要盲目过于补钙。


本文来源: http://byby.ewsos.com/nxby/20120802/764011.html

责任编辑:liuwei

  • 分享到: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